荒凉戈壁变丰饶绿洲,探秘广至乡产业发展规划

摘要:

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乡遇未来调研团郭文宣、刘立原、程伟杰、李嘉诚、孙博文和朱科宇六名队员响应学校“走进千村观察,助力乡村振兴”的号召,于6月24日前往甘肃省瓜州县广至乡学习当地发展模式,发掘九甸峡水库移民后问题,总结历史经验,为应对大型移民所带来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方案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。

调研团在广至乡主管农业的卢乡长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当地的蜜瓜、西红柿、枸杞、毛辣子和洮砚各大产业,并针对关键问题采访了相关权威,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综合采访内容进行总结。

蜜瓜产业

广至乡引进了巴西清喉、流星雨和小糖丸西瓜等特色品种,采用钢架大棚种植,大棚外有自动化的棉被,用来保温,大棚内有温度、湿度和土壤盐碱度等传感器,可以通过一个控制板监控所有条件。瓜棚的灌溉水是地下水和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,当地降水稀少,地下水充足但开发受限,所有大棚采用滴灌,能精确的将水滴在作物根部,减少了浪费,摆脱了水资源限制。整个种植区域还铺上了一层地膜防止杂草生长。卢乡长说:“大棚种植的优势就是温度保持的好,等到了晚上把棉被降下来,新苗一晚上能长十几公分。”每个瓜棚投入成本约2000元,收益能达到5-9000元。广至乡计划在未来几年将钢架大棚技术向全乡推广,带动瓜州县农民脱贫致富。

 

枸杞产业

广至乡有着广袤的盐碱土地,这正符合枸杞的生长条件。 枸杞在土地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并且当地日照时间长,光合作用持久,结出来的果子饱满红润,味甘色亮。乡政府大力支持枸杞种植,引进宁夏优良品种和先进人才技术,枸杞成熟后人工采摘并自然晒干。如今广至乡枸杞种植面积约为2000亩,相比于棉花和蜜瓜种植面积要小。瓜州枸杞富铁钙,无农药残留,销往全国十三个省。

西红柿制种产业

广至乡引进了“巧克力”“豹纹”等水果番茄用于制种,由农科院专家领头,农户看护,用杂交实验不断改良番茄品种。制种所带来的收益远超过销售果子,一亩可增收两万以上,制种大多数为合作社经营,目前只有少数农户参与,许多见到收益的农户都希望接受培训进行制种。不同于普通圣女果,这类水果番茄具有产量少,味甜,肉厚等特点,成本高,价格高,适合作水果售卖。

毛辣子产业

广至乡毛辣子产销模式非常成熟。毛辣子果实绿色灯笼形,果肉脆、皮薄、极辣、品质佳。当地建立了集毛辣子加工、包装、分拣、仓储、冷链为一体的特色果蔬车间。广至乡毛辣子大村卓尼村种植毛辣椒58棚,棚均收入12000元,带动农户46户,户均增收15130元。

洮砚产业

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,具有出墨容易,墨不易挥发的特点。调研团跟随洮砚雕刻大师杜瑞天参观了大师的展厅,展厅中陈列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各色洮砚,调研团惊叹杜大师巧夺天工,杜大师说:“砚石本有形,我们只是把形呈现出来。”调研团同时了解到了水库移民六村中洮砚村的现状。村里现今有几百户村民将洮砚制作当副业,都是当年迁过来的农民,主业是种植,其中的年轻人很少。杜大师说:“做这一行必须要有兴趣有觉悟,一块石头雕出神要构思,这是很磨人的,还要坚守本心,不能为利所动,要把传承当作使命,不然做不下去。”如今全村年产1200余件作品,100余洮砚大件,1100余洮砚小件,年产值约300万元,增加群众人均收入约8000元以上,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以上。

调研团发现,产业扶贫是解决广至乡发展难问题的治本之策,作为新建移民乡,广至乡自然环境恶劣,最初村民在戈壁滩上搭房子住。但自精准扶贫以来一切都变了,广至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各大特色产业,村民从前平均年收入只有四五百元,现在达到了七千多元。从前的戈壁荒滩,在几代广至乡人的奋斗下也有了宽阔马路,一望无际的葵花田和繁华市井。这是广至人脱贫攻坚的坚实一步,这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一页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推荐内容

图片推荐

科技

文话